苏粮集团:“绿色+智慧”粮仓在夏粮收储中勇挑大梁

2025-06-24

□本报记者 胡增民


在今年的夏粮收储中,江苏省粮食集团牢记粮安使命,彰显国企担当,一批高标准绿色粮仓和智慧储粮系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两次被中央电视台聚焦报道。

丹阳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启用

近日,央视《正点财经》聚焦报道集团丹阳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启用,该项目的投入使用正是集团高质量建设大国粮仓,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动缩影。

江苏镇江丹阳市38万亩小麦收割工作目前正逐步展开。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江苏省内容量最大的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启用。

走进位于丹阳市护国村的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10座巨大的白色圆柱形粮仓巍然伫立。运粮车正有序驶入粮仓,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稻谷入库作业。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日入库粮达1000吨左右。江苏省苏南储备粮仓储丹阳基地现场负责人严勇说,运粮车进来,一般都要经过扦样、质检、过秤、入库、结算等流程,原来两个小时的工作,现在我们15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自动质检、称重结算。据了解,这个仓储基地是江苏省内容量最大的绿色生态化高标准粮仓,全部建成后仓容可达20.89万吨。同时,它也是江苏首个采用清洁能源的绿色粮仓。

据苏南储备粮仓储丹阳基地电力服务专员丁飞介绍,目前,粮仓使用的大部分电力是由丹阳南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群提供,我们正在规划推进建设929千瓦的粮仓仓顶光伏,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届时将百分之百实现全绿电运行。为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当地农业、供电部门还引导协调当地种粮大户开放自有烘干设备近600台,24小时待命,日烘干能力达到1.1万吨,并推行“共享”机制,为周边小农户提供“共享电烘干”服务,防止粮食损失。

新沂库深藏于粮仓中的“黑科技”

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近日,央视《24小时》聚焦报道了江苏省储备粮公司新沂库“智慧粮仓”投用情况。新沂库逐步建设的智慧储粮系统,那些深藏于粮仓中的“黑科技”,正以智能化的精细管控和规模化的先进设施,为粮食打造“安心居所”,为实现粮食安全注入新的活力。

眼下在山东、江苏等地大规模小麦接收与收储工作全面展开,智能农机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助力粮食颗粒归仓。在江苏新沂市小麦收储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今年,当地的储备粮库正式投用了“智慧粮仓”系统,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安装在粮仓内的摄像头则达到了毫米级的高精度,可对飞行蠕动的虫子进行高效识别。

江苏省储备粮新沂直属库有限公司技术员刘长明说:“这套系统能比人工巡查提前15天发现虫害,目前对常见储粮害虫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就像给粮仓装上了‘火眼金睛’,连1毫米的害虫都可以看到。”此外,粮仓的控温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分布式测温点,可实时监测粮堆内部的温度变化,粮仓地面和四面墙体均铺设了保温层,当立体测温系统检测到舱内温度超过25℃时,智能空调系统自动启动,大大降低了能耗。

“储存过程中,粮食温度过高容易滋生害虫发生霉变,导致粮食品质下降。”江苏省储备粮新沂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部副经理陈跃表示,以往控温工作是采用谷冷机被动制冷降温,现在用的是空调控温系统,如果高于设定温度,空调会自行启动,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能耗。(原文刊登于2025年6月24日粮油市场报中国粮油产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