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提速,育秧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溧阳召开

2025-05-22

□本报记者 胡增民 通讯员 程松

为了进一步落实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水韵苏米”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大米加工质量,提升水韵苏米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5月19日,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与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溧阳联合举办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现场培训会。苏米核心企业、水稻种植单位共60余家参加了培训,培训会由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施启平主持。

参观“江苏第一方”,王才林解读示范基地标准

培训会前,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和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松带领着60余家企业负责人在岁丰农业现场参观学习《硬地硬盘微喷育秧技术》,并着重介绍了育秧营养土配置、水稻种子的处理,现场演示了浸种、拌种、流水线育秧。

中午,在“江苏第一方”,60余家企业负责人观摩了激光整地现场,王林松现场演示并做了讲解。使用激光整地机平整土地后,可使地面平整度达到正负误差2cm,水层深浅一致,达到精确用水目的,同时激光技术精密平地,使土地充分得到利用,单产总产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业增效显著。“江苏第一方”采用激光平地后,田块连片集中,地力适中,每块面积30至50亩,田面平整,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田间配套完善,沟渠路纵横交叉,田间道路全部水泥路面及柏油路面,交通便利,灌排方便。

下午培训会上,王林松就《实施“三品一标”打造水韵苏米品牌》主题作了专题交流授课,详细讲解了硬地硬盘微喷育秧技术和及品牌打造等行业前沿技术和宝贵生产经验。

为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产品品质,随后,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就《实施新三品一标,打造优质米品牌-——江苏省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标准解读》主题作了专题授课。

王才林表示,通过打造水韵苏米“三品一标”标准化种植基地,将稻米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轨道,从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基地管理等关键要素推动“水韵苏米”产品品质提升,全面提升“水韵苏米”核心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水韵苏米”示范基地标准通过落实“水韵苏米”品牌产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的各项标准与制度,达到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意识,促进江苏稻米产业高产优质协同、良种良法协同、品质品牌协同发展,推动江苏水稻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水韵苏米”绽放长三角,“三品一标”持续发力

粮油市场报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水韵苏米”可谓好戏连台。

近日,第四届“好吃苏米”品鉴活动圆满落幕,“水韵苏米”在长三角地区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品鉴盛宴,于3月至5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上海、浙江三地联动开展,通过分会场品鉴、主会场品鉴、专场发布推介三个阶段,全面展现了江苏优质稻米的卓越品质与品牌价值,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在5月9日至11日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水韵苏米”以“品牌农业引领新消费,生态合作赋能新发展”为主题,亮相“2025品牌农业生态合作大会暨溯源中国优品品鉴会”,以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的生态合作模式,成为大会农业品牌领域的焦点。

5月16日,粮油市场报记者就持续打造“水韵苏米”公共品牌相关问题,采访了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德。李德表示,

省委、省政府高度,持续将“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列入省委1号文件和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以“优质粮食工程”为牵引,持续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在推动“优粮优产”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高标准农田已达4400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八成以上,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成立“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选育“南梗”系列等优良食味水稻专用品种,让“水韵苏米”更适口、更营养、更健康。

“‘水韵苏米’品牌战略的实施,为江苏省粮油产业升级带来了显著成效。”在李德看来,首先是调优了种植结构。发挥流通反馈激励作用,建成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示范基地,引导全省优质食味水稻种植面积从800万亩增至190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以上,保障了“水韵苏米”优质粮源。其次是带动了农民增收。认定56家“水韵苏米”核心企业和15家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订单农业建设220万亩生产基地,优质稻谷收购价比普通稻高0.1~0.5元/斤,每年促进优质稻米优价收购超过100亿斤,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2亿元。

谈及未来规划,李德表示,“水韵苏米”将继续围绕中高端市场定位,持续在“三品一标”上下功夫。通过选育优质专用品种、健全全产业链团体标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以及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品牌竞争力,推动江苏稻米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