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以信息化推动粮食交易与监测安全提质增效

2025-09-01

□本报记者 郝瑞 通讯员 程文   

江西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的10%,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年收购量近200亿斤,外调规模超150亿斤,购销活跃、储备量大、监管任务重。

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隶属于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承担各级政策性粮食交易任务,是全省统一的粮食交易服务平台。

“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将信息化作为核心抓手,持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与创新,全面 赋能粮食交易与监管。”该中心 主要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中心已建成覆盖11个地市的粮食交易网络体系,实现中央和省、市、县政策性粮食100%平台交易,形成全省储备轮换“一张网”。近3年平台累计成交粮食超550万吨,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服务企业近800家,协调出库近15万吨,纠纷调解率100%,实现交易、结算和系统运行“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

从早期“赣闽”两省合作起步,现已形成十三省(区)籼稻产销合作联盟,每年举办“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籼稻专场交易会”,重点围绕江西香稻产业,持续提升产销对接规模与层次,为推进籼稻产区销区紧密合作、打造江西籼稻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全省282个价格监测点和地市服务网点,该中心建立了上下联动机制,组建稻谷、玉米、油脂专业分析师团队,持续跟踪市场动态,深入开展优质稻、早籼稻、再生稻等专项调研,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为宏观调控部门和粮食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与信息支持。

今年3月,该中心加挂“江西省粮油购销和储备监测中心”牌子,承担地方政策性粮食数字化监管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强化粮油购、储、销 全环节监测预警。

面对新使命,中心持续强化信息化赋能:依托江西省粮食购销监管平台,不断健全数据校验和异常预警机制,着力打造“人防+技防+联防”协同监管模式,全面落实“日巡查、周调度、月报告”制度,自主研发“粮库巡查管理系统”,建立15项分析模型,逐步实现监测粮库、交易数据与市场价格的关联分析,提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能力;积极推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赣鄱粮仓,深化落实粮食供应链金融模式,联合农发行等举办银企对接活动,努力化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