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阿拉善盟分行:昔日沙窝窝变成今天金窝窝
内蒙阿拉善盟境内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总面积达9.47万平方公里,风沙危害严峻,给绝色生态和牧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极大不便,对我们绿化工作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改善祖国北疆生态现状,以实际行动擦亮环保中国的形象,阿拉善盟分行积极努力沉着应战,备战防治与屏障建设,获批并全额投放的5900万元,宛如一场“及时雨”,为美丽的草原荒漠化治理注入了强劲的金融活力。
在国家整体治理工程里,阿拉善盟承载着重大使命。这里要连接并改善三大沙漠1856公里林草“锁边带”,实现全线合龙,这对守护修复国土生态安全战略的落实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国家防沙治沙的核心区域,阿拉善盟分行勇当“三北”六期工程金融先锋,主动提升政治站位,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他们积极对接地方党政部门,大力宣介农发行生态保护信贷政策,成功与地方政府企业达成合作共识,为彻底改善边陲沙漠化现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高层对接协调资源,精准运作定制符合实际的推进方案,不仅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彰显出农发行“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政治担当。有效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态势,打赢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实现了草原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从短期来看,本笔贷款推动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锁边林草带建设,加快了耐旱植被种植、沙化土地治理等工程进度,助力遏制局部沙漠扩张,为河西走廊生态安全筑牢基础;从长远看,项目建成后有望促进三大沙漠锁边带逐步衔接,助力改善阿拉善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区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能力,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如今,经过多年持续治理,阿拉善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肆虐的黄沙,被一片片葱郁的梭梭林、花棒等沙生植物牢牢锁住。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提高至如今的8.42%,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提高到23.18%,重点区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牧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曾经因风沙而贫瘠的土地,如今成了牧民们的“绿色银行”。梭梭根部寄生的名贵药材肉苁蓉,为牧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一些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种植户,家庭年收入甚至能达到数十万元。生态的改善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沙漠变绿洲的壮丽景色。牧民们也纷纷投身旅游服务行业,经营民宿、租赁沙滩车、提供骆驼骑乘等项目,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以前种地放牧,全要靠天吃饭,雨水多就收入好,现在仅靠旅游服务,有的牧民一年收入就能翻好几倍。
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如今的金窝窝。马群羊群在草原上悠然自得,与天上低垂的白云相映生辉。阿拉善盟恢复了美丽的生态,成为祖国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祖国边陲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书写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美好篇章。
(供稿 慕伦 郝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