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路上的民营粮企|“食安为天,一百年做好一件事”——苍达农业集团董事长李国治的“粮油不了情”

2025-08-19


□本报记者 胡增民

东北重镇沈阳,一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农业“城堡”在沈北新区崛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榜上有名,与中国粮油巨头中粮福临门合作近20年,一个全产业链的农业集团已具雏形……历经近40年栉风沐雨,苍达农业风生水起,渐成东北地区独树一帜的现代化产业集团。

“宁亏钱财,不失诚信”,李国治的经营之道

苍达农业集团创始人李国治董事长已过花甲之年,是个“老粮食”。在计划经济时期,他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为座右铭,为我国的粮食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87年,他放弃绥中县粮食局的“铁饭碗”下海,在临街小店挂出“粮油店”招牌;1994年,带着东北优质杂粮去到唐山,从事粮食贸易经营;世纪之交,在沈阳东站继续经营粮油贸易;2010年,迁址沈北宏业街67号,进行油脂精加工生产。

李国治在回答粮油市场报记者企业取名“苍达”有何涵义和寓意时说,“苍”本意指植物的颜色,是苍达农业所在行业的本源,代表企业时刻对产出粮食的自然界及所在行业充满敬畏和坚守,不忘初心,对原料来源及原生始终珍视。“达”在汉语里对应的含义有到达,有实现、达成的意思,代表成就;有显达,是一种在社会体系里身份和名气的象征,同样代表成就;有豁达,是一种积极的性格特质,是成熟和智慧的象征,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苍达”的组合,代表尊敬自然、关心人类,提醒企业深刻自省的同时,尤其传递了一种对社会大众在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美好祝愿。

但凡与李国治及苍达打过交道的人,都为其的诚信和厚道竖起大拇指。

“38年前我主动舍弃体制内的‘铁交椅’,在绥中县城临街开设小粮油店。没有启动资金,就赊来两袋面粉;没有运输车辆,就用板车送货上门。”李国治向记者讲述,那年寒冬腊月里,我发现一批豆油存在沉淀物,连夜召回已售出的300斤油品,这个赔上三个月利润的举动,却在街坊四邻中树起“宁亏钱财、不失诚信”的口碑。

2008年5月,美盘大豆油脂暴涨,大豆原油现货由12000元/吨涨至18600元/吨,这正是一个商人逐利的大好时机。但是我本着“诚信为本、利益其次”的原则,坚持按照和客户订立的低价合同全部执行完毕。

2009年,苍达的车队承担了一次油脂运输任务,运抵客户方的检验结果是含磷、含水严重超标,苍达主动承担了该批次油品不合格的责任。

“凭着一点一点的积累逐步树起苍达在客户心中的满意度。”在与李国治的交谈中,听到最多的字眼是“诚信”。

数道关口严格管控,GPS定位追踪系统保食安

令业内人士敬佩的是,苍达有近20年为央企、外资企业、地方国企等单位提供食用油OEM加工服务的经验。食用油产业链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化非转基因食用油OEM工厂,主要产品为非转基因大豆油、非转基因压榨浓香大豆油、非转基因压榨玉米胚芽油、压榨葵花籽油、冷榨亚麻籽油等,成品包装油日产能达60000箱,日精炼能力达500吨,日配套生产各规格食用油包装桶12万套。

品控管理非小事。苍达引进了多台国际、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从自家油罐车运来毛油入厂开始,一直到食用油成品出厂,要历经多个环节品质检控。

比如在精炼车间,将大豆油从原始的粗犷状态转变为清澈透亮的液体黄金;在注塑车间,瓶盖、提环等关键部件均采用全国一流的模具;在制瓶车间,拥有全自动快速吹瓶机3台;而灌装车间是食品安全和工业发展的壮丽诗篇,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人工,两个车间都是自动化生产,5条灌装线时刻被在线视觉检测系统把控,化验室24小时在线。

更难能可贵的是,苍达拥有特殊设计和改造的专业运输车辆30余辆,满足高效、安全、无污染运输食用油。这支搭载GPS和其他定位追踪系统的物流车队,成为中国广阔疆域道路上的诗行,用轮胎书写着远方的篇章。

从“粮油”到“农业”,矢志百年民生

掀开苍达的“创业史”,创新及内涵诠释遍布于“字里行间”。

苍达农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韩雪峰表示,在新品研发上,公司围绕农业产业链和民生刚需研发新品、精品,力求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放心的粮油产品。研发推出的“老豆油”、“喜贺来压榨大豆油”产品,保留醇厚的香味基础上更具营养,更深得中、老年和面食制作者的热爱。

在工艺改进上,公司在食用油精炼工序,率先加装控制“缩水甘油酯”及“三氯丙醇酯”的工艺设备,率先执行相关欧盟标准。同时,公司产品严格执行内控标准,内控标准高于对应国标。如黄曲霉毒素B1,国标要求限量10微克每千克,内控标准要求限量4.5微克每千克;苯并α芘国标要求限量10微克每千克,内控标准要求限量7.2微克每千克。

“2024年,苍达迎来企业发展上又一个关键节点。”在苍达农业集团副总经理焦烽看来,通过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洞察,经过企业经营多年积累的实力,集团又一次做出重大决策,决定把企业的名称由“苍达粮油”升格为“苍达农业”,用集团式、更现代化的营销手段面向终端消费者,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方式。

“食安为天,将不断纵向延展和横向拓宽杂粮产业链条,拟通过农户+龙头企业的方式,促进粮油收储、生产和深加工;全面布局打造全产业链、智能化、现代化粮油生产基地,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营养、放心的粮油产品。”谈及未来打算,李国治字字珠玑。

苍生有寄谋粮安,达济天下守初心。38年弹指一挥间,苍达农业集团践行李国治提出的“食安为天,立足粮油,一百年做好一件事”的远大使命,坚持“把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守护百姓餐桌安全,让更多的百姓吃上放心油,坚信“天上有太阳,地上有粮仓,心里有善良”,并为此而不懈努力……(原文刊登于2025年8月19日粮油市场报A01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