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开市,13载书写政策市下市场粮源交易先行者“传奇”

2025-04-25

分享

□本报记者 胡增民

继3月28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大湾区市场在中山举行上线仪式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南征北战”,4月23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上线仪式在河北邯郸成功举行,至此,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合作建立的市场达到10家,标志着其全国化布局“版图”再添一笔。

实现“北粮南运、南需北应”高效对接

上午9点半,上线仪式正式开始,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总经理张春良、河北优之粮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帅涛先后致辞,并共同为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揭牌。

河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粮食产量和库存充足,粮油加工能力强大,在全国粮食供应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2024年,河北省实现了播种面积、总产量、亩产的“三增长”,粮食总产量更是连续9年超过740亿斤;得益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产出的小麦在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具备优质小麦的潜质,能够满足不同加工需求,市场价值较高。

张春良在致辞时说,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的成立,将成为南北粮源高效流通的“黄金纽带”,从此,北方沃野的优质粮源将经此南下,南方市场的蓬勃需求将由此北联,粮食交易平台的集聚效应将因此再升华。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的诞生,对于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生动实践,实现南北粮食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帅涛表示,邯郸是“枢纽之城”,地处山河四省交汇处,北接京津、南联中原、东通沿海、西达晋陕,天然具备“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地理优势。凭借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在全国的优势,依托邯郸这一黄金节点,打造集粮食交易、信息共享、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产业平台,让北方的优质粮源南下畅通,让南方的市场资源北上便捷,真正实现“北粮南运、南需北应”的高效对接。

揭牌仪式后,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正式上线交易,首次交易竞价采购2000吨2025年河北、河南、山东产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420元/吨,成交价2420元/吨,成交金额4840000元。

多家储备库、粮食行业相关的企业领导等400多人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河北市场的开市。

13年会员扩大100倍,“朋友圈”越来越大

巧合的是,13年前的2012年4月23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正式投入运营,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国内政策市下市场粮源交易的先行者,交易品种从最初的小麦扩展到稻谷、玉米、大麦、大豆、油菜籽以及大米、面粉、油脂、粮食物资等;交易区域从最初的苏中地区扩展到全国,交易会员从100多家扩大至10500多家;服务模式从最初的线上交易发展为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融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代取样、代发货、供应链金融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等。截至2024年底,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累计交易量已突破2504.96万吨,成交额突破413.45亿元。

近年来,围绕大平台大数据,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极力扩大朋友圈,相继合作建立了布谷鸟粮食交易市场、华东粮油交易市场、台儿庄粮食交易市场、安徽市场、江苏盐粮交易市场、河南市场、东北市场、安徽农垦市场、大湾区市场等,河北市场是其合作建立的第10个市场。

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是江苏华穗粮食集团的子公司。3月28日大湾区市场开市仪式上,江苏华穗粮食集团董事长张亚尧表示,将以大湾区市场粮食交易平台为载体,依托广东省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活力,充分发挥粮食贸易、物流仓储及区域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满足国家对粮食安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守好中国“米袋子”。

4月25日,张春良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以河北市场开市为新起点,未来将与河北及周边的粮食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打破地域限制,促进粮食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与优化配置,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主基调,进一步完善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融合模式,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优质服务商。(原文将刊登于2025年4月26日粮油市场报A01版)


您阅读的文章来自
粮油市场报网

形象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