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六大重点 江苏擘画“十四五”收官之年粮储“路线图”
本报讯(记者 胡增民 通讯员 姚国家)1月17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根据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沈剑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延川作工作报告。
盘点2024年江苏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成绩单”可谓亮眼,若干项工作创下全国之“最”或名列前茅:一是夯实保供稳价基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夏粮收购集中期累计收购小麦210.4亿斤,居全国第三,收购贷款投放量全国第一;截至2025年1月10日,全省累计收购稻谷184.3亿斤,已进入收购扫尾阶段,收购量全国第二;推广市县储备统筹管理做法,优化月末库存比例,推进政府储备粮在线交易,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交易突破21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二是抓住政策支持机遇,仓储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遴选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个涉粮项目获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9.8亿元,规模居该领域全国第一;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省级财政年度支持规模创历史新高,支持力度全国领先;全年整合退出“小散旧”仓容38.8万吨,全省完好仓容达4600万吨,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90.4%,较上一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三是加强科技品牌建设,粮食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全年实际完成出库的地方事权粮食储存综合损耗率仅为0.53%,远低于国家1%的标准;全省储粮新技术应用仓容占比达73.6%,低温准低温仓容全国第一;全省入统粮油加工企业有望实现销售收入超3700亿元,稳居全国第二,约占全国的1/10。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实践、全力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按照规划的“路线图”,着重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发力落实重点改革任务,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持续健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机制。二是立足发展加快建设重点项目,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着力提升粮食仓储物流能力,加快推进物资储备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是多管齐下加大粮食市场调控力度,统筹抓好夏秋两季粮食收购,加强粮油市场监测预警,高标准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四是多措并举做强粮食产业经济,推广绿色储粮先进技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粮食科技创新、粮油加工业、粮食品牌建设“三个走在前”。五是协同联动深化依法管粮管储,加快推进立法进程,不断强化监管执法,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六是精准施策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在库粮食和物资储存安全,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会上,无锡、淮安、扬州、泰州、张家港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及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原文将刊登于2025年1月21日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