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聚力拓良种 科技赋能强品牌———吉林大米优质品种试种推广项目现场会举办

2025-09-15

□本报记者 赵瑞华

9月12日,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吉林大米优质品种试种推广项目现场会”在松原市举行,旨在通过现场观摩、品种展示、品鉴交流等方式,加快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夯实吉林大米品牌根基,助力乡村振兴和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吉林省持续构建“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机制,大力示范推广适配不同生态区域,兼具高产、优质、多抗特性的水稻新品种,从源头为吉林大米品质提升、品牌竞争力增强提供坚实保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品质指标提升至与产量同等重要位置。水稻研究所所长侯立刚介绍,团队积极运用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农业技术,加速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进程,为吉林大米品牌发展持续注入科技“芯”动力。

作为吉林大米核心产区,近年来,松原市以品种优化为关键抓手,全力推进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此次现场会选址松原,既是对当地农业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大力鼓舞。下一步,松原市将聚焦持续当好吉林大米优质品种“试验田”、推广应用“中转站”、做好产业服务“排头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推广会以“绿色、安全、健康、共享”为主题,“吉林大米优质品种示范推广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实施背景、阶段性成果与未来规划。

据介绍,“吉林大米优质品种示范推广项目”已成功征集“吉粳577”“吉粳585”“通育8808”等32个达到二级米及以上标准的优质水稻品种,在镇赉、松原、九台、榆树、舒兰、柳河六大生态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统一栽培管理、科学观测记录,初步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品种评价体系。接下来,项目组将全面开展数据整理分析,组织召开品种鉴评会,发布优质品种推荐名录,推动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持续为吉林水稻产业输送高品质“金种子”。

现场会期间,与会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摩优质水稻品种的长势、抗性等田间表现,听取展示单位关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代表们纷纷表示,现场会不仅集中展示了吉林水稻育种的最新科研成果,更搭建起科研单位、种子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之间的高效对接桥梁,对加快良种推广、优化全省水稻品种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继续以优质品种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水稻产业从育种、种植到加工、销售全链条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