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乐”2025中国预制食材产业健康发展大会暨中国冷冻食品千商大会成功举办
本报记者 郝瑞
8月7日,“太太乐”2025中国预制食材产业健康发展大会暨中国冷冻食品千商大会在郑州开幕。本次大会以“创新聚变融合共生”为主题,吸引了全国预制食材领域的顶尖专家、知名企业家、餐饮行业头部品牌代表以及超千名经销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推动预制食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由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食品报社、北京美肴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报社冷冻冷藏食品研究院、郑州博华冻立方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独家冠名;河南立达老汤食品有限公司、尚普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湖南宇成食品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中国食品报社总编辑刘彤在致辞中表示,大会以“创新聚变,融合共生”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预制食材产业作为食品行业的新兴领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党的二十大以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词。对于预制食材产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用新质生产力推动预制食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刘彤有五个建议: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以标准体系建设为支撑,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三是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提升产业附加值;四是以人才培养为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以产业融合为方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海林在致辞中提到,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预制食材产业的助力,感谢上游食材产业把加工好的、批量的、健康的、稳定供应的食材供应给餐饮企业,减少厨房消耗,减少厨师的工艺劳动。预制食材,“预”不是让所有产品取代所有的厨师,而是让优秀产品、优秀食材融入这个行业,支持这个产业发展,让所有的馆子更美味,让所有厨师做得更优雅、更轻松,让所有食客吃得更放心、吃得更美味。“冷冻食品,‘冻’不是我们的需求,‘冷’是我们行业的需求,冷食品、冷食材供应是我们的需求。”张海林说。他希望预制食材在“预”上下功夫,冷冻食品在“冷”上做创新。希望健康食材大会、预制食材产业为河南50万家餐饮企业,为河南餐饮产业发展,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表示,随着中国餐饮行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品牌连锁化率的提升,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预制菜都将是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去年3月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厘清了“预制菜”边界,加速了行业洗牌,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由无序走向规范。如今,一年过去了,政策落地已经初见成效。业内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增长率从2023年的33.8%降至27.3%。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低质产能的加速出清与合规企业的提质扩容。中国预制菜行业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筛选”,进入“规范+创新”的新周期。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餐饮系统总监闫峰在发言中提到,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预制菜消费的人物画像来说,女性消费者、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中国等收入人群、中青年为主。在口味方面,麻辣、咸鲜依旧备受欢迎;牛肉连续两年蝉联最受欢迎食材,炸物、烧烤上升趋势明显。他认为,预制菜不仅要保证食品安全,更要在口味上下功夫。当下,鲜味体验成为新焦点,既要快、更要鲜,最大痛点就是生产不透明+口味工业化(缺乏锅气),太太乐鲜味科学赋能科学美味,协同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中国烹饪协会与中国食品报社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构建“行业组织+权威媒体”创新协同模式,共同实施地方美食促进计划。会议现场还进行了2025中国预制食材企业优秀案例展示,16家优秀食材企业代表共同发起倡议,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共促中国预制食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