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府储备粮经开库竣工投产 22 万吨库容筑牢荆楚粮安防线
本报讯(记者赵倩 通讯员徐威)6月20日,武汉市政府储备粮经开库(湖北农发粮食仓储有限公司)举行竣工投产活动。这座由湖北省粮油集团旗下企业建设运营的现代化粮库,从2023年10月奠基到正式投产仅用20个月,以“国内一流现代化粮库”为建设目标,不仅成为武汉市打造全国粮食物流核心枢纽的关键工程,更以智慧化、绿色化创新实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区域应急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现场
政企协同 发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经开库由湖北省粮油集团旗下湖北农发粮食仓储管理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占地225亩,总投资5.88亿元,库容达22万吨(含成品粮2万吨)。项目自2024年2月正式动工以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全力配合下,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全面到位,各参建单位日夜奋战,实现了“当年动工、次年投产”的高效推进。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经开库
湖北农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彭波在致辞中表示,项目的顺利投产得益于“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各项惠企助企政策有力落地,项目服务贴心高效”。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双平也强调,经开区将持续发扬“马上办”精神,为粮库后续运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助力企业发展。
科技赋能 智慧粮库引领行业创新
武汉市政府储备粮库经开项目,是武汉市建设全国粮食物流核心枢纽的重要依托,是全省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项目自启动以来便秉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作”原则,集成包括多项前沿技术构建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据湖北农发仓储公司总经理丁义伟介绍,粮库使用的“数字汉粮”信息化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出入库作业、粮情检测系统、环流熏蒸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控温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科技手段,构建了覆盖仓储全链条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了粮食收购、存储、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
信息化集成中心
在绿色储粮实践上,经开库打造“氮气气调+光伏能源”双轮驱动的绿色储粮模式。3套“双工制氮”集成装备最大制氮量达1200立方米/小时,可同时为30个仓房充氮,配合仓房气密性升级,实现粮食免熏蒸储存,从源头上杜绝化学药剂污染。该技术较传统变压吸附制氮更安全、节能、环保,为绿色储粮提供技术范式。
据介绍,仓顶光伏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届时4万余平方米光伏板年发电量将超百万度,可满足库区30%以上用电需求。光伏技术与低温储粮结合,不仅能节省30%-50%的用电支出,还能维持粮堆恒温,降低粮食损耗率,显著提升粮库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
国企担当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作为湖北农发集团“守护荆楚粮安”的核心项目,经开库的投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湖北省粮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纪道斌指出,该项目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全省粮食储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关键支撑。
随着经开库正式投产运营,其构建的“智能仓储+绿色能源+应急保障”三位一体模式,正成为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缩影。这座矗立在长江之滨的现代化粮库,不仅以22万吨库容筑牢荆楚粮安防线,更以技术创新与绿色实践,为全国粮库转型升级树起标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书写着“湖北担当”。